| 2024年前9月越南吸引外资近250亿美元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越南引进的外资达到近250亿美元。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越南所引进包括新注册、增资、出资入股的外资超过2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其中,出资入股的外资下降超过26%,但新注册和增资的投资资金大幅增加,分别增长11.3%和48%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前9月预计外资项目到位资金超过17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9%。到位资金持续强劲增长,表明外商投资的凝聚力和稳定可持续。
根据计划与投资部的评估,外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源稳定、行政手续改革力度大等吸引外资优势的省市,如北宁、胡志明市、广宁、巴地头顿、平阳、河内、海防、同奈、北江、宁顺等地。仅这10个地方,9个月内就占据了全国新开工项目的80%以上,投资资金的近7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9月,电池、光伏电池和硅棒,零部件、电子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等半导体和能源等领域的大型项目获得新投资和资本扩张。
金融经济学家丁仲盛表示,在吸引外资方面,他最关心的数字是到位资金。每个月,外资到位资金都在不断增加,超过170亿美元,这是过去5年来的最高水平。这表明外国投资者认为越南是一块投资乐土。越南的优势在于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地区一体化速度最快最强的国家之一,越南已签署19项自由贸易协定(FTA)。
这位专家还指出,外资不仅是一种金融资源,也是一种高科技资源,需要利用外国投资者的技术来促进越南更快、更可持续的增长。(完)
| 越南工业园区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是必然趋势
越南工业生产活动和工业园区系统的增加造成潜在的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到周边民众的生活。在此情况下,工业园区需要向可持续、深度发展的方向提升质量,注重高新技术的投入,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地区间的对接。
越南计划投资部经济区管理司副司长王氏明孝在接受VietnamPlus电子报采访时强调,上述内容是越南试点和制定生态工业园区规范文件的前提。
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重点领域
在回顾越南发展工业园区并将其与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相结合的过程时,王氏明孝表示,基于越南共产党的革新路线,越南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园区的模式诞生于1991年,旨在实施开放的主张,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商品经济,吸引各经济成分的资源,以便促进国家经济的社会发展。
截至2024年7月,全国共设立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共431个,总面积约13.23万公顷,工业用地达8.99万公顷。
越南工业园区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其目的在于将传统模式的工业园区转变为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从而为企业和工业园区带来切实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2015-2019年阶段,越南计划与投资部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宁平、岘港和芹苴三个地区试点开展了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上述活动由瑞士联邦经济局 (SECO)、全球环境基金 (GEF) 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资助。
经过四年多的实施,宁平省庆富、间口工业园区;岘港市和庆工业园区;芹苴市茶诺 1号、2号工业园区采用了资源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措施,帮助 72 家企业节省电力超过 2.2万兆瓦时、水资源60万立方米以及化学品和废弃物近 3600 吨。
2020年至2024年,在瑞士政府的援助下,越南计划与投资部继续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协调,在海防、同奈和胡志明市三个地区复制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并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截至2024年5月,计划与投资部和工业发展组织已协助胡志明市协福工业园区、同奈省Amata工业园区、海防市廷武工业园区和岘港市和庆工业园区的90家企业开展889个资源高效利用与清洁生产(RECP)措施;建议协福、Amata和廷武等3个工业园区把握62个产业共生和产城共生机会,其中18个是可行性很高的,为优化废弃物再利用,落实循环经济做出重要的贡献。
完善法律框架
在越南,生态工业园区正成为外国直接投资者的选择标准,其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与对社区和社会负责两手抓。在谈及推动这一模式发展的法律框架时,王氏明孝女士指出,计划与投资部向政府提供了有关完善法律框架的参谋意见,旨在鼓励生态工业园区模式的发展。政府第35/2022/ND-CP号决议规定了有关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的支持政策与合作方式。
2024-2028年阶段,瑞士政府、工发组织承诺继续与越南配合,在海防、北宁、同奈、胡志明市和隆安等地打造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工业园区。
在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框架内,计划与投资部正在同世界银行、欧盟(EU)代表团和荷兰越南可持续贸易倡议(IDH)等协调,开展支持工业园区企业在生产中实施循环经济的活动,满足商品链可持续发展模式,以不断参与到全球价格链体系中。
可以说,生态工业园区正成为外商直接投资者的选择标准。因此,许多地方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商认为,按照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发展工业园区是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然和迫切需要。生态工业园区将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的贡献,从私营部门调动资源服务于绿色工业措施,确保能源安全,以彰显政府履行可持续发展承诺的政治决心。(完)
信息来源:越通社